电磁检测(ET)
原理:
将通有交流电的线圈置于待测的金属板上或套在待测的金属管外(见图)。这时线圈内及其附近将产生交变磁场,使试件中产生呈旋涡状的感应交变电流,称为涡流。涡流的分布和大小,除与线圈的形状和尺寸、交流电流的大小和频率等有关外,还取决于试件的电导率、磁导率、形状和尺寸、与线圈的距离以及表面有无裂纹缺陷等。因而,在保持其他因素相对不变的条件下,用一探测线圈测量涡流所引起的磁场变化,可推知试件中涡流的大小和相位变化,进而获得有关电导率、缺陷、材质状况和其他物理量(如形状、尺寸等)的变化或缺陷存在等信息。但由于涡流是交变电流,具有集肤效应,所检测到的信息仅能反映试件表面或近表面处的情况。
应用:按试件的形状和检测目的的不同,可采用不同形式的线圈,通常有穿过式、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3种。穿过式线圈用来检测管材、棒材和线材,它的内径略大于被检物件,使用时使被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在线圈内通过,可发现裂纹、夹杂、凹坑等缺陷。探头式线圈适用于对试件进行局部探测。应用时线圈置于金属板、管或其他零件上,可检查飞机起落撑杆内筒上和涡轮发动机叶片上的疲劳裂纹等。插入式线圈也称内部探头,放在管子或零件的孔内用来作内壁检测,可用于检查各种管道内壁的腐蚀程度等。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,探头式和插入式线圈大多装有磁芯。涡流法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金属管、棒、线的快速检测以及大批量零件如轴承钢球、汽门等的探伤(这时除涡流仪器外尚须配备自动装卸和传送的机械装置)、材质分选和硬度测量,也可用来测量镀层和涂膜的厚度。
特点:
1、对于金属管、棒、线材的检测,不需要接触,也无需要耦合介质。所以检测速度高,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,特别适合在线普检。
2、对于表面缺陷的探测灵敏度很高,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指示,可对大小不同缺陷进行评价,所以可以用作质量管理与控制。
3、影响涡流的因素很多,如裂纹、材质、尺寸、形状及电导率和磁导率等。采用特定的电路进行处理,可筛选出某一因素而抑制其他因素,由此有可能对上述某单独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检测。
4、由于检查时不需接触工件又不用耦合介质,所以可进行高温下的检测。由于探头可伸入到远处作业,所以可对工件的狭窄区域及深孔壁(包括管壁)等进行检测。
5、由于采用电信号显示,所以可存储、再现及进行数据比较和处理。
6、涡流探伤的对象必须是导电材料,且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,只适用于检测金属表面缺陷,不适用检测金属材料深层的内部缺陷。
我司目前已拥有多名高级工程师、工程师的专业团队。主要检验人员由从事无损检测专业多年的工程师团队组成,技术能力强、经验丰富。检验师均拥有专业检验资质,资质涵盖无损检测(ASNT/ISO9712 II/III以及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验资质II/III)、美国材料性能与防护协会(AMPP-Coatings Inspector/Senior Coatings Inspector)、焊接检验(CWI、SCWI)、国际焊接工程师 IWE、API 653、API 510、API 570、API 571、API质量工程师、高级机械工程师等。
可以为企业提供以下检测服务:
渗透检测(PT)、磁粉检测(MT)、超声检测(UT)、相控阵PAUT、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、射线检测(RT) 、目视检测(VT)、涡流检测(ECT)、泄露检测(LT)、漏磁检测(MFL)、声发射检测(AE)、数字成像(DR)、实时成像检测(CR)、交流电磁场检测(ACFM)等